2013书展小记

近些日子,上海稍微凉快了些,老天爷都不好意思再热下去了,来上海第一年,就恰逢被媒体吹嘘多少多少年最热的一年,我向来运气好,可不小心将运气洒到这个方面,我也认了。

17号,2013上海书展第四天,当天也没啥事,就去逛了一趟。

地点在上海展览中心,之前没去过,靠着百度地图一路摸着过去,还算顺利,出了地铁没走几步就看见了,当然,不是看见展览中心的大门,而是排队买票的长龙,当时是中午一点左右。探个头,目测了下队伍的长度,宽慰了许多,经过2013CJ的考验,这已不是个事儿。

2013上海书展的安排显然比CJ人性话许多,在天气没有CJ热的情况下,在排队处架起了一排顶棚,并且每隔几分钟,就有喷头向人群喷洒水雾降温,旁边的指示牌上写着“水经过专业处理,已达到饮用标准”。排在我前面的是一对夫妻带着儿子,当喷头喷水雾时,那小孩就吃力地踮起脚,张着大嘴巴将脸蹭向喷头,他老爸一转身看到,把他按了下来,恼火地说,你傻呀,别喝着水。小孩虎头虎脑地指着牌子说,上面写了,可以喝。他老爸转过身,继续排队,没理他。场面颇有喜感。

票价是白天10元,晚上5元,手持门票,心想,md,我来买书,还要自己掏门票,总有花钱请贼偷的感觉。

上海展览中心正面有宫殿的范儿,风格属于上海常见的西式风格,内部空间很大。可进馆后,发现,再大的空间也容不下上海人民读书的热情。偌大的大厅,硬是拥挤地只能勉强走动,还要处处留心,读者年龄差很大,别撞到了抱着沉甸甸地《毛泽东诗集》和临摹字帖的老人家。

各各出版社在场馆中都有自己的一块阵地,吸引读者的手段也是如出一辙,一是图书展览,二是请一些不管几流作家坐镇前线签售。在我印象中,就只有一家奇葩的出版社,请了几个coser,而且cos的不伦不类。见到的众多作家,大多我都不认识,就一位辛夷坞稍微有些了解,《致青春》的作者,电影版的宣传可谓铺天盖地,我算是喜欢看电影的了,可至今我也没看过,原因自然不在其内容,而是名字。这儿名字若只放在小说倒还没什么,毕竟无论名字再吸引人,买书终究不是大多数人消遣方式的前几个选择。而将这个抓住大众普遍喜欢回忆心理的名字安置于商业性质浓厚的电影中,且不论意义如何,基本等同于《票房来了》,略显投机取巧。

逛整个书展和去一趟大型书城没什么太大区别,说是打折,但算上门票钱,其实差不多。读者还在源源不断地涌进展览中心,坐在楼梯边的吃东西和休息的游客,从最初的一楼排到了二楼。外面是高温里面是要爆棚的热情,我选择了前者,逛了几小时候后,撤了。

顺便提一下,书展的战利品,门票残卷,一瓶雪碧,over。我一直觉得看纸质书更舒服,但我很少买书,因为我太了解自己,买了不一定看,看了不一定觉得值得买。所以,继续电子书吧,它完美地解决了这份纠结。

*****
Written by Zheng Yu on 25 August 2013